温馨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热点信息 返回上一页

公共卫生情报信息简报2024年第8期

热点追踪

 

预防校园传染病,专家提示注意这些问题

2024-02-27    人民网

 

近日,多地疾控中心发布提示,目前仍处于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要警惕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现在各地迎来开学季,广大中小学生陆续返校,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将呈现哪些特点,如何做好预防?对此,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张维燕。

张维燕表示,春季常见的校园传染病有:呼吸道传染病,比如新冠和流感;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比如感染性腹泻;发热伴出疹的传染病,比如手足口、水痘、麻疹、猩红热等。

“前一段时间流感比较流行,人群普遍易感。学生由于集体活动相对比较聚集,有孩子感染就容易造成传播。此外,大家对接种流感疫苗的接受度不太高,也是造成流感容易流行的原因之一。”张维燕分析。

“同样是感染流感,大部分接种过疫苗的孩子明显病程更短,恢复更快。”结合门诊情况,张维燕提示,接种疫苗是降低感染流感的重要途径,尽管接种疫苗后难以完全杜绝感染,但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因此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现在很多学生都养成了勤洗手、勤通风的习惯,在咳嗽、打喷嚏时,也有意识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并及时洗手。”张维燕表示,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对预防校园传染病起到了积极意义,就目前情况看,大部分校园传染病流行的风险并不高。

预防校园传染病,提高自身抵抗力也是重要的一环。“但值得注意的是,肥胖和缺乏锻炼正在日益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张维燕表示,在接诊过程中,孩子饮食不健康、不合理状况比较多,肥胖比较常见,体育运动又比较少,导致抵抗力弱,容易感染疾病。

数据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大概是10%开学之后孩子学习压力大,运动时间相对减少,家长要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避免久坐。既可以增强孩子免疫力,还能缓解孩子学习压力,避免孩子处于亚健康状态。” 张维燕说。

“处于急性感染期的儿童青少年,不建议进行运动锻炼,应尽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张维燕补充说。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227/c14739-40184137.html

 

 

推进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

2024-02-28    健康报

 

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提出,推进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疾控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推进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重点要在明职责、建机制、提能力上下功夫。

要坚持改革创新,用好政策、乘势突破,为疾控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深入贯彻落实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吃透文件精神、做好培训宣传,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整体谋划。及时推广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探索的好做法、好经验,尤其对于疾控机构运行管理机制、疾控人员薪酬制度等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多总结案例、多树立标杆,在基层实践中不断探索规律、深化认识。

要坚持系统谋划,持续巩固新冠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成效,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要认真总结新冠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经验做法,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等好机制好做法固化下来,不断优化完善新冠疫情监测系统,持续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能力,加快构建以监测信息共享、风险评估、综合研判、多点触发预警为重点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结合重点传染病季节性流行特点和人群免疫水平,实施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深入推进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完善免疫规划政策,加强对血吸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监测与综合防治。不断完善环境健康、学校卫生、伤害预防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强化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监督执法水平。

要坚持协调联动,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为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夯实中坚力量。落实好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制度和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边总结边完善,细化相关配套措施,督促医疗机构将传染病防控责任落实到位。健全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加快推进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之间的监测信息互通、应急处置协作,推动医防协同取得实效。重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医防融合天然平台的作用,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夯实基层公共卫生基础。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只有加快推进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疾控体系能力水平,才能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view/2024/0228/493474.html

 

 

防范化解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

2024-02-29    健康报

 

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提出,防范化解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居安思危,就要对各类风险隐患开展经常性分析研判,备足工具箱,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防范化解重大传染病疫情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充分借鉴应对呼吸道传染病行之有效的做法,统筹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强化重点机构、重要时间节点防控,及时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和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统筹调配,做好药品、设备保障,有效处置突发疫情,满足人们看病就医需求。

防范化解生物安全风险,既要着眼重大威胁,也要着眼一般威胁。要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同时,加强生物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做好人类遗传资源监管。

防范化解公立医院经济运行风险,既要强化内功,也要壮大合力。一方面,推动地方政府落实投入保障责任,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另一方面,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健全内部控制工作机制,完善定期风险评估机制,制订风险防范工作方案,切实保障公立医院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工作。为此,要落实“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定期开展风险研判、联合督查检查,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学习和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源头预防化解纠纷的信访工作水平。

“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只有将防范风险的先手与化解风险的高招结合起来,才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view/2024/0229/493498.html

 

 

科研动向

 

Nature:新研究发现压力会通过免疫系统影响大脑和心理

2024-02-26    生物谷

 

研究人员发现,压力会增加小鼠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含量,在抑郁症患者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变化。

长期压力(chronic stress,也称为慢性应激)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许多与压力有关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都与免疫系统的变化有关。然而,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大脑的内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为人所知。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和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机制。他们发现,压力会增加小鼠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含量。在抑郁症患者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变化。MMP-8 会从血液进入大脑,改变某些神经元的功能。在受影响的小鼠中,这会导致行为改变:它们会退缩并避免社交接触。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2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irculating myeloid-derived MMP8 in stress susceptibility and depression”

论文第一作者兼论文共同通讯作者Flurin Cathomas 说,这些发现在两个方面具有新颖性:首先,它们表明了一种新的身心机制,这种机制不仅可能与压力相关的精神疾病有关,也可能与同时影响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有关。其次,识别特定的 MMP-8 蛋白质可能是开发抑郁症新疗法的一个潜在起点。

这些作者利用动物模型证实,压力会增加一种名为单核细胞的白细胞向大脑血管系统迁移,尤其是向奖赏中枢区域(reward center region)迁移。这些单核细胞会产生 MMP-8MMP-8参与大脑神经元周围网状框架——胞外基质的重建和调节。

Cathomas说,如果 MMP-8 从血液渗入脑组织,就会改变这种胞外基质结构,从而破坏神经元的功能。受这一过程影响的小鼠会表现出与人类抑郁症患者相似的行为变化。

为了证实MMP-8 确实是导致这些行为变化的原因,这些作者从一些小鼠体内移除了 MMP-8 基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这些小鼠没有表现出与压力有关的负面行为变化。

对抑郁症患者的血液分析表明,小鼠模型的研究结果也对人类有意义:与健康参与者相比,抑郁症患者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MMP-8都增加了。

在将这些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不过,Cathomas 说,我们的研究再次证实了免疫系统和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精神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如今,这些见解已经被纳入到精神病治疗中。

这些作者目前正在计划开展临床研究,以便探究通过刺激大脑的某些区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免疫系统。他们还将研究抑郁症患者免疫系统细胞的变化是否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278281391065.html

 

 

Science子刊:余家阔/聂广军团队开发仿生纳米药物,用于骨关节炎治疗

2024-02-26    生物世界

 

研究结果证明了使用软骨细胞膜包被的纳米颗粒来改善抗骨关节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功效的可行性,为改善骨关节炎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实现更有效的长效治疗。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余家阔团队合作,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Chondrocyte membrane-coated nanoparticles promote drug retention and halt cartilage damage in rat and canine osteoarthritis 的研究论文,在骨关节炎治疗纳米药物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骨关节炎(OA)缺乏有效的疾病缓解治疗,部分原因是难以将治疗药物输送到致密和无血管的软骨组织。该研究使用软骨细胞膜载药纳米颗粒,增加纳米颗粒与软骨的相互作用,能够将纳米颗粒在体内大鼠膝关节中至少保留了34天。在大鼠和犬损伤诱导的骨关节炎模型中,这些纳米颗粒释放的Wnt通路抑制剂有效改善有效改善了关节病理性表现并减缓了软骨组织的退变。这些发现支持进一步开发仿生软骨细胞膜纳米颗粒用于向软骨组织的药物递送和骨关节炎治疗。

受软骨细胞-基质相互作用启发,研究团队基于细胞膜纳米技术巧妙的将含有软骨细胞黏附受体的天然细胞膜修饰在载药纳米颗粒表面,构建了模拟软骨细胞的纳米药物库(CM-NP)。实验结果显示,CM-NP模拟了软骨细胞的特性,能够特异性黏附于退变软骨,并在软骨组织内长时间滞留。

体外实验表明,载有Wnt通路抑制剂AdavivintCM-NPCM-NP-Ada)有效抑制了软骨的炎症分解代谢活性。在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犬模型中,CM-NP-Ada有效改善了关节病理性表现并减缓了软骨组织的退变。

这些结果证明了使用软骨细胞膜包被的纳米颗粒来改善抗骨关节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功效的可行性。这项研究为改善骨关节炎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实现更有效的长效治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生邓荣辉、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瑞芳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赵瑞芳副研究员、聂广军研究员和余家阔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支持。

聂广军团队长期致力于利用细胞膜-纳米技术增强多种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通过肿瘤细胞膜与细菌内膜的共同递送,制备成个性化的杂合膜纳米肿瘤疫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1Nature Protocols 2022;利用中性粒细胞膜中和炎症因子的特性及微针经皮递送系统,用于炎症性疾病的广谱抗炎治疗(Nano Today 2023;提出利用血小板膜纳米海绵对抗血小板药物特异性逆转的策略(Circulation Research 2023)等。

余家阔团队长期致力于骨与关节伤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通过生物力学、结构及生化刺激的协同作用构建异质性工程半月板(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9);利用DNA水凝胶抗摩擦系统提升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疗效(Advanced Materials 2021);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Tnnt3表达从而减缓软骨退变(Nano Letters 2023)等。该工作是两个团队互补优势,深层次合作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及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重要性。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15a2814805d8.html

 

 

Science子刊:磁控机器人可以在血管中快速移动,有望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

2024-02-27    生物谷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螺钉状机器人,其体积非常小,可以放入微小的血管中。应用外部磁铁可使这种机器人旋转,推动自身前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大学和阿劳州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磁控机器人(magnetically operated robot),有可能用于治疗中风后的病人。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4214日的Science Robotic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exterous helical magnetic robot for improved endovascular access”

在缺血性中风中,阻塞物(通常是血凝块或斑块)会堵塞在大脑的微小血管中。结果造成阻塞,阻止血液流向大脑,从而杀死脑细胞。这类中风会造成脑损伤,有时甚至会导致死亡。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清除堵塞物的时间越长,脑损伤就越严重。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物降解导致堵塞的阻塞物,或使用导丝插入股动脉(femoral artery),推动它直到它的顶端到达堵塞部位。这两种疗法都需要时间,这意味着脑细胞在等待血液到达时会死亡。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以更快地做出反应。

这些作者开发了一种螺钉状机器人,其体积非常小,可以放入微小的血管中。应用外部磁铁可使这种机器人旋转,推动自身前进。他们在这种机器人前端增加了一个柔软的尖端,以防止损坏血管。

这些作者认为,这种机器人可以在血管中快速移动,直到到达堵塞部位,它还可以插入到更靠近大脑的地方。到达堵塞处后,这种机器人可以钻穿造成堵塞的物质,从而让血液再次通过。

到目前为止,这些作者在硅模型、实验室中的人类胎盘和活猪身上测试了他们的机器人。该机器人表现良好,可以继续测试,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治疗人类患者。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aa10813e8688.html

 

 

Int J Biol Sci:新研究成功培育出小鼠睾丸类器官,有望推进男性不育研究

2024-02-29    生物谷原创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创造条件让他们的睾丸类器官在实验室中成熟,并证实即使是由胚胎细胞培育出的睾丸类器官也能发育和生长出清晰的生精管。

睾丸负责制造精子和合成睾酮。睾丸发育和功能异常会导致性发育障碍(DSD)和男性不育。目前,还没有用于模拟睾丸的体外系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Nitzan Gonen博士及其团队成功地制造出了实验室睾丸(laboratory testicles,这可能会大大促进人们对性别决定机制的了解,并为男性不育症提供解决方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owards a ‘Testis in a Dish’: Generation of Mouse Testicular Organoids that Recapitulate Testis Structure and Expression Profiles”。

Gonen团队制造的这种人造睾丸是睾丸类器官(testis organoids——一种利用真正的小鼠睾丸制造出来的微型人造器官。在过去十年中,随着人们认识到体外二维细胞样本无法模拟整个器官的行为,类器官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如今,大脑、肾脏、肠道和其他器官的类器官已经被制造出来。Gonen团队制造的睾丸类器官能较完美地模拟天然睾丸。这种人造睾丸是从新生小鼠体内提取的未成熟睾丸细胞培养出来的。当Gonen团队发现管状结构和细胞组装与体内睾丸高度相似时,他们意识到这一过程取得了成功。这些管状结构与产生精子的天然睾丸中的多个曲细精管(seminiferous tubule)相似。

他们的睾丸类器官在体外成功培养了九周。这被认为是一段很长的时间,理论上足以完成精子生成和激素分泌的过程。在小鼠体内,这个过程需要34天,因此这种睾丸类器官相对较长的寿命可能会让这些过程在体外进行。

Gonen博士还不知道这种睾丸类器官是否真地会产生精子,但是他的团队已注意到减数分裂开始的迹象,其中减数分裂是产生配子的过程。配子是生殖细胞,在这项研究中是精子,它的染色体数目只有正常细胞的一半,等待另一个配子(在这项研究中是卵子)在受精后获得另一半染色体。

类器官通常类似于胚胎阶段的器官。在这项的研究中,这些作者创造条件让他们的睾丸类器官在实验室中成熟,并证实即使是由胚胎细胞培育出的睾丸类器官也能发育和生长出清晰的生精管。他们试图从成年小鼠睾丸中培育出睾丸类器官,但没有成功。

Gonen博士解释说,人工睾丸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睾丸发育和功能基础研究模型,它可以转化为性发育障碍和不孕症的治疗应用。

今后,她计划利用人体样本生产类器官。例如,用人体细胞制造的睾丸类器官可能帮助正在接受癌症治疗的儿童,因为癌症可能会损害他们产生功能性精子的能力。由于儿童年龄太小,无法产生自己的精子,这些样本可以冷冻起来,将来用于生育。Gonen的愿景是从癌症患儿的活组织切片中培育出睾丸类器官,并有望在体外培育出可繁殖的精子。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40a18141899d.html

 

 

Science:新型抗生素克雷霉素有望杀死一系列耐药细菌菌株

2024-02-29    生物谷原创

 

克雷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结合能力有所提高,其中核糖体是控制蛋白合成的生物分子机器。破坏核糖体功能是许多现有抗生素的特点,但有些细菌已经进化出了屏蔽机制,从而使传统药物无法发挥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型抗生素克服了使许多现代药物失效并引发了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抗菌剂耐药性机制。他们发现这种合成化合物---克雷霉素(cresomycin)能杀死许多耐药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4216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 antibiotic preorganized for ribosomal binding overcomes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教授Andrew Myers说,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克雷霉素和类似药物对人体是否安全有效,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临床批准的抗生素相比,克雷霉素对一系列致病细菌菌株的抑制活性明显提高,这些细菌菌株每年导致超过一百万人死亡。

克雷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结合能力有所提高,其中核糖体是控制蛋白合成的生物分子机器。破坏核糖体功能是许多现有抗生素的特点,但有些细菌已经进化出了屏蔽机制,从而使传统药物无法发挥作用。

克雷霉素是Myers团队开发的几种前景看好的化合物之一,其目标是帮助赢得对抗超级细菌的战争。他们将继续通过临床前分析研究推进这些化合物的开发。

克雷霉素从林可酰胺类抗生素(lincosamides)的化学结构中汲取了灵感,其中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常用处方药克林霉素(clindamycin)。与许多抗生素一样,克林霉素也是通过半合成法制成的,即把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复杂产物直接改性用于药物。然而,这种新的化合物——克雷霉素是完全合成的,对它的化学修饰是现有手段无法获得的。

论文共同作者Ben Tresco说,细菌核糖体是自然界抗菌剂的首选靶标,这些抗菌剂是我们项目的灵感来源。通过利用有机合成的力量,我们在设计新型抗生素时几乎只受到想象力的限制。

细菌可以通过表达产生核糖体 RNA 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对核糖体靶向抗生素药物产生耐药性。这些酶将附着并破坏核糖体的抗生素药物成分排除在外,从而最终阻断药物活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Myers团队将他们开发的化合物设计成与其结合靶标非常相似的硬质化形状,从而使其更牢固地附着在核糖体上。他们称他们的药物为核糖体结合的预组装药物,因为它不需要像现有药物那样耗费大量能量来适应其靶标。

Myers实验室首创了这种方法,即构建具有相同复杂性的大分子成分,并在后期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像在组装复杂的乐高组合之前预先构建它们的各个部分一样。这种模块化、完全合成的系统使他们能够制造和测试的目标分子不仅是一个,而是数百个,从而大大加快了药物发现过程。

论文共同作者Kelvin Wu说,抗生素是现代医学的基础。没有抗生素,许多前沿医疗程序,如手术、癌症治疗和器官移植就无法进行。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cb32814e3446.html

 

 

生命源于左旋手性氨基酸原因有新解

2024-03-01    科技日报

 

组成地球生命的氨基酸几乎都具有左旋手性,为何它们都是“左撇子”?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团队对此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解释。通过监测一种名为二肽的氨基酸对的形成概率,他们发现了多种机制,最终促进了具有相同手性的二肽的形成。

地球生命起源的最大谜团之一是,几乎所有的生物学基本分子只以一种手性形式出现。例如,生命的遗传密码DNARNA,是右旋结构;而生命的另一重要部件蛋白质,则大多是左旋结构。

在过去的5年里,英国伦敦大学团队发现了一组可能存在于地球早期的硫基分子,它们轻松地将单个氨基酸与氨基酸前体(称为氨基腈)连接起来,形成二肽。美国研究团队此次进一步研究了二肽是否也存在手性偏向。他们测试了两种硫化物,结果这些催化剂产生的异手性二肽大约是完全手性产物的4倍。

在后续实验中,他们发现,当起始氨基酸池中的一种氨基酸具有中等程度的左旋手性优势时,左到右的反应速度更快。也就是说,手性连接优先耗尽了“右撇子”氨基酸,留下浓度更高的“左撇子”氨基酸,这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

这些研究为同手性氨基酸的出现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广泛解释。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解释可能不仅适用于氨基酸,也适用于其他生物学基本分子,如DNARNA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301/c14739-40186605.html

 

 

舆情信息

 

日媒:东电核污水排海已半年,拟本月启动第四轮排海

2024-02-2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25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截至22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已满半年。

此前报道称,2023824日,不顾日本国内外多方强烈反对,日方正式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至太平洋。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截至202311月,东电分3次排放了合计约2.34万吨核污染水,目前正在筹备预定本月实施的第4次排海。

报道称,东电计划在2024年度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约5.46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排放将分7次进行。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Gk3OmA9DzQ

 

 

照射15分钟红光可降血糖水平

2024-02-26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英国伦敦城市学院、伦敦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携手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将670纳米的红光照射在一个人的背部15分钟即可降低血糖水平。原因在于这种红光会刺激人体线粒体内的能量产生,增加葡萄糖消耗,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数据显示,红光刺激使人摄入葡萄糖后的血糖水平降低了27.7%,并使最大葡萄糖峰值降低了7.5%。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生物光子学杂志》。

为探索670纳米红光对血糖的影响,研究人员招募了30名健康参与者,并随机分成两组。670纳米红光组有15人,安慰剂(无光)组有15人。这些参与者代谢正常,也没有服用药物。随后,研究人员让参与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并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每15分钟记录一次血糖水平。结果显示,接受15分钟红光照射的人,在两小时内表现出峰值血糖水平降低和总血糖降低。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最新研究是在健康人身上进行的,但这项非侵入性的非药物技术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此外,这项研究还强调了光线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包括长时间暴露在蓝光下可能导致血糖失调。目前广泛采用的LED灯发出的光呈蓝色,这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此前研究已证实,大约650纳米至900纳米之间的长波长光(从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可增加线粒体内核苷三磷酸腺苷的产生,降低血糖,并改善动物的健康和寿命。先前的研究还表明,用670纳米的光照射小鼠背部,还可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的症状。

摘引网址: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

 

 

我科学家成功进行无线微创脑机接口试验

截瘫患者实现控制光标

2024-02-2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新华社北京225日电  (记者侠克、魏梦佳)在患者聚精会神注视下,一个红色小球向着屏幕另一端的蓝色小球缓慢移动、接近、重合——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面。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贾旺教授团队联合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利用微创脑机接口技术首次成功帮助高位截瘫患者实现意念控制光标移动,这意味着我国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新突破。

患者是一名35岁的青年男性,5年前因意外事故导致颈椎高位截瘫,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去年1219日,贾旺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微创无线脑机接口植入手术,将微型脑机接口处理器植入患者颅骨中,并成功采集到脑膜外的感觉运动脑区神经信号。术后第10天患者顺利出院。

贾旺介绍,经过近两个月康复训练,患者不但可通过意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抓握水瓶,还可控制电脑屏幕上的光标移动。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226/c14739-40183267.html

 

 

新型可穿戴系统能实时识别人类情感

2024-02-27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226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研究所团队开发了一种可实时识别人类情绪的突破性技术,有望彻底改变各个行业,提供基于情感服务的下一代可穿戴系统。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

长期以来,由于情绪和感觉的抽象性和模糊性,理解并准确提取情感信息一直是个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多模态人类情感识别系统。该系统结合了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数据,以有效利用全面的情感信息。

该系统的核心是个性化皮肤集成面部界面(PSiFI)系统,具有首创的双向摩擦应变和振动传感器,可同时感应并收集语言与非语言表达数据,再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实现实时情绪识别。

该技术基于“摩擦充电”现象,即物体在摩擦时分离成正电荷和负电荷,而且系统不需要外部电源或复杂的测量设备来识别数据。

研究团队成功整合了对面部肌肉变形和声带振动的检测,通过实验收集了面部肌肉变形和声音等多模态数据。在最少的训练下,该系统表现出很高的准确性。同时也确保了可穿戴性和便利性。该系统还能应用于VR环境,可应用于数字礼宾、智能家居、私人电影院和智能办公室。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成果显示了在下一代可穿戴系统中使用情感的潜力,而情感正是人类信息表达的最复杂形式之一。有了这个系统,只需几个学习步骤就可实现实时情绪识别,而无需以往复杂的测量设备。这为未来的便携式情感识别设备和下一代基于情感的数字平台服务带来了可能性。

如文中所说,情感是人类信息的复杂形式。如歌中所唱:“笑,就歌颂;一皱眉头就心痛。”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声音来展现,于是这套能够检测面部肌肉变形和声带振动的系统闪亮登场,化身“知己”,成为能体察我们心境变化的贴心“人”。人们的愉悦和烦闷都能被识别,系统可以根据人们的心境变化采取不同对策,给出符合人们喜好的选项,提供熨帖服务。不过,有时人类也会伪装心情,不知道这种系统能否识别“皮笑肉不笑”呢?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227/c14739-40184199.html

 

 

纳米“光镊”可捕获和操纵噬菌体,有望带来治疗耐药菌感染新方法

2024-02-29    科技日报

 

瑞士和法国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芯片上的纳米“光镊”,能以最小光功率捕获、操纵和识别单个噬菌体,有望加速甚至改变基于噬菌体的疗法,治疗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感染。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Small》杂志。

抗生素耐药性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与日俱增,科学家正在不断寻找治疗耐药菌感染的新方法,噬菌体成为“救星”之一。噬菌体是一种捕食细菌的病毒。但利用噬菌体对抗细菌感染的相关疗法面临一大挑战,即为特定感染找到合适的噬菌体就像大海捞针。目前的方法不仅涉及繁琐的培养程序,而且分析也极其耗费时间。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法国格勒诺布尔核能研究中心和洛桑大学医院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芯片上的纳米“光镊”,其能用最小的光功率捕获和操纵单个细菌及病毒粒子,并实时获取被捕获微生物的信息。

这种纳米“光镊”利用高度聚焦的激光束,捕获和操纵病毒粒子等微观物体。光会产生梯度力,将粒子吸引到高强度的焦点,有效地将其固定在适当位置,而无需物理接触。1986年,物理学家亚瑟·阿什金首次发明了光镊,并因此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研究团队指出,最新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光镊”能读取每个粒子在光中的独特变化,以此区分不同类型的噬菌体,而无需使用任何化学标签或表面生物受体。这种方法可显著加快治疗性噬菌体的选择,从而更快实现基于噬菌体的治疗。

最新研究还具有超越噬菌体疗法的意义。能够实时操纵和研究单个病毒粒子,为科学家提供了快速测试和实验的强大工具,有助于更深入了解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更好地应对细菌感染。

一束光的力量有多大?光镊可以给出最佳答案。真正的“强者”不仅仅是力量足,还要够精准。光镊顾名思义,是用光抓住和控制物体,它可以非接触、无损伤地操纵活体物质,并且它产生的特定数量级的力,更适合于生物细胞、亚细胞以及原子物理的研究。正如本文中团队利用光镊对噬菌体的操作,将极大助力未来遗传调控、复制、转录与翻译等方面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基因工程。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GmWNnJiRf5

 

 

南极大陆首次出现禽流感 研究人员敦促澳大利亚保持警惕

2024-02-29    人民网

 

人民网悉尼228日电 据澳大利亚九号新闻台报道,科学家首次证实南极大陆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这对南极地区巨大的企鹅栖息地构成潜在风险。报道称,澳大利亚作为全球唯一没有受到该种病毒影响的大陆现处于戒备状态。

西班牙科学研究委员会的科学家证实,在阿根廷南极普里马韦拉站附近发现了两只死亡的海鸟贼鸥,它们感染了H5亚型禽流感病毒,且其中至少一只死鸟携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澳大利亚卫报》报道称,来自西班牙的科研人员表示,这一发现首次表明,尽管南极洲与其他大陆相隔遥远,且存在天然屏障,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已经出现。根据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数据,在同样位于南极半岛的霍普湾,还报告了涉及褐贼鸥、南极贼鸥和海带鸥的疑似病例。

此前,南极大陆附近岛屿已出现禽流感病例。此次南极大陆上发现的首例病例表明病毒正在该地区传播,并很有可能通过候鸟进行传播。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已导致全球数百万只鸟类死亡,并已蔓延至除大洋洲以外的各大洲。

墨尔本大学病原体基因组学中心高级研究员米歇尔·威尔表示,如果病毒传播到南极洲东部,即靠近澳大利亚南部的地区,则可能存在病毒进入澳境内的风险。当前澳大利亚处于一个需要警戒的位置。

据悉,澳大利亚拥有各州及领地协调配合的流感系统,用于监视野生鸟类并整理相关发现。在高风险的春季月份,专家会对迁徙到热门地区的鸟类进行额外的观察和测试。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GmWDO79xxY

 

 

仅重0.43 世界最轻头戴式荧光显微镜问世

2024-03-01    科技日报

 

记者229日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深圳理工大学(筹)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仅0.43克重的超紧凑头戴式荧光显微镜TINIscopeTINIscope可以用于探索动物在感知、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神经元级别的跨脑区协调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具备串行输出功能,且尺寸更小的图像传感器芯片,最大程度地减少了TINIscope头戴部分的额外电路功能,并解决了信号传输方面的问题。

在光路方面,头戴式设备的荧光激发光路(LED侧)和采集光路(CMOS侧)通常为垂直排列,传统设备中尺寸较大的CMOS侧位于竖直方向,但小鼠头部空间有限,无法同时放置4个设备。研究人员改变了TINIscope的光路设计,使其更易在头部排布。

据悉,TINIscope在安装时更易调节角度,可实现最小间距为1.2毫米的两个脑区的同步成像,基本实现任意4个目标脑区的同步记录。

TINIscope开发中,研究人员还利用换向装置和完整实验采集系统,解决了动物在自由活动时的电缆缠绕问题。

此外,研究人员对小鼠4个海马亚区的神经元进行钙浓度指示蛋白标记,并利用TINIscope进行4脑区同步成像,验证了设备采集的数据的可靠性。

定量行为分析表明,佩戴4个设备并没有对小鼠的自由活动产生明显影响。研究人员分别在T迷宫和旷场环境中记录了小鼠4个海马亚区的神经元活动,发现约25%的神经元亚群具有空间调制特性。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GnMBLminl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