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热点信息 返回上一页

公共卫生情报信息简报2024年第13期

热点追踪

 

有章可循让预制菜未来可期

2024-04-0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拥有加热方便、口味稳定、生产集中等优势的预制菜近年来快速兴起,并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饮食中。

作为一种新兴食品,预制菜为消费者带来了多样化的餐饮体验。然而,安全标准不统一、部分生产者经营者信誉缺失、防腐剂滥用等问题,也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在此背景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无疑对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意义,既给相关企业增添了信心,也给消费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通知》厘清了预制菜的概念和范围。《通知》明确,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这一界定为整个行业划定了清晰的边界,有助于企业明确自身的产品定位和市场方向,也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预制菜产品。

《通知》划出食品安全底线,回应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健康的期待。针对消费者最关心的防腐剂、添加剂问题,《通知》明确要求: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严把原料质量关,依法查验食用农产品原料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切实保障预制菜产品食品安全。这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管理要求,保证了预制菜产品的安全性,让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时能更放心。此外,《通知》还提出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的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推动预制菜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提升企业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水平,加快先进生产工艺装备应用,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多项举措,不仅有助于促进预制菜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预制菜的整体品质,还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美味的多元化需求。

《通知》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度。《通知》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这意味着,今后餐厅在使用预制菜时,尤其在外卖中,应该做到公开透明,明确告知消费者哪些是预制菜,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作出选择。

《通知》强调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为消费者放心食用保驾护航。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把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重点检查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各环节质量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一系列监管举措,为预制菜产业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预制菜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选择,期待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确保其健康、安全,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序。

摘引网址: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408/c14739-40211425.html

 

 

我国迎来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

2024-04-10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9日电(记者顾天成)血吸虫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一种乙类传染病。按照国家疾控局通知,202448日至14日是我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为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9日发布的信息,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份。血吸虫病患者如不能及时治疗,发展到晚期,肝脏等器官会受损,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人的外貌会变得骨瘦如柴、肚大如鼓,因此民间也称之为大肚子病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有关专家介绍,血吸虫病可防可治。感染血吸虫的直接原因是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因此,不接触疫水、安全用水是避免感染的关键。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当生产和生活必须接触疫水时,应通过穿戴防护用品、涂抹防护霜、预防性服药来预防感染血吸虫。当不可避免地接触了疫水,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应主动及时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查以便诊断和治疗。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2030年全国所有流行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国家疾控局发布的关于开展2024年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明确,要加大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血防知识的认知和防护意识,共同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摘引网址: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410/c14739-40212911.html

 

 

科研动向

 

Pain:体育锻炼或能保护机体抵御慢性疼痛

2024-04-06    生物谷原创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体育锻炼通过增强疼痛耐受性,进而降低慢性疼痛发生风险的内在机制,也为临床实践中利用运动干预作为慢性疼痛综合管理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ain上题为“Does pain tolerance mediat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chronic pai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Tromsø Stud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北挪威大学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体育锻炼或能预防机体慢性疼痛的发生。

此前,研究人员通过对1万多名成年人进行研究发现,经常锻炼的人要比久坐不动的人更能忍受机体疼痛,机体活动水平越高,其越能忍受疼痛。基于这一现象,研究团队决定深入探究运动对慢性疼痛发生率的影响,尤其是其是否通过提高个体的疼痛阈值而产生保护效应。

研究者Anders Arnes博士指出:我们发现,在空闲时间更为活跃的人在7-8年后出现多种慢性疼痛的几率更低,例如,仅需适度增加活动量,从轻度运动升级至中等强度运动,即可使患某种慢性疼痛的风险降低约5%他还补充道,对于机体多个部位的复杂慢性疼痛,高水平的运动往往与风险降低16%有关。而且机体忍受疼痛的能力或许在这种明显的保护性效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或许就解释了为何锻炼能帮助降低多种慢性疼痛的风险,无论这种疼痛是否遍布全身。

研究者认为,体育锻炼会增加耐受疼痛的能力,而这或许也是体育锻炼帮助机体降低多种慢性疼痛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验证上述假设,研究人员从大型Tromso调查中招募了近7000名个体参与到研究中,同时收集了参与者几十年来的健康和生活方式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获得了参与者在空闲时间的运动习惯详细信息后,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测试了参与者对寒冷刺激引发的疼痛反应,随后检查了是否参与者经历了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的疼痛,包括机体多个部位的疼痛或更严重的疼痛等。

结果显示,参与者中有60%的个体报告了某种形式的慢性疼痛,但仅有5%的个体在机体多个部位出现了严重疼痛,极少数参与者经历更严重的疼痛状况。

Arnes博士鼓励已有慢性疼痛症状的患者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开始锻炼并无风险,反而是慢性疼痛患者可以通过定制适宜的锻炼计划,帮助恢复机体平衡,从中受益匪浅。他提到,具备丰富慢性疼痛管理经验的医护人员能够协助制定安全有效的锻炼方案,遵循的原则通常是:在较长的锻炼周期内,患者的状况不会恶化;而在初期训练后,个体对特定锻炼的反应往往是可预见且可控的。

综上所述,该研究不仅揭示了体育锻炼通过增强疼痛耐受性,进而降低慢性疼痛发生风险的内在机制,也为临床实践中利用运动干预作为慢性疼痛综合管理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dd81820031c9.html

 

 

谁说碎片化运动不管用!

柳叶刀子刊万人数据显示:每次见缝插针运动5-10分钟,死亡风险下降52%

2024-04-07    生物谷原创

 

我们无需拘泥于传统的长时间、连续运动模式,只需在日常生活中见缝插针地插入这些“碎片运动”,如赶公交时疾步快走、回家时主动爬楼梯、与孩子嬉戏等,也能轻松收获显著的健康效益!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无形的魔咒——“坐”牢。朝九晚五的工作日,我们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8小时。下班后呢?上班那么累,当然是窝着刷剧、吃吃喝喝啦。如此算来,一天至少要久坐10h以上。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久坐行为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有关。

久坐,真乃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JAMA子刊相关研究纳入了来自21个国家10万余名成年志愿者,随访8-12年,最终得出结论[1]:与每天坐立时间少于4小时的人相比,每天坐着时间超过6小时的人,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的相关风险显著增加12%13%;而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相关风险则增加到惊人的20%

此外,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刊登的超大型队列研究显示[2]:每天久坐>6小时,与12种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而如果所有参与者的久坐时间均降低到每天6小时以下,将会减少3.7%-22.1%的非传染性疾病病例!如果用等时的剧烈体育活动(VPA)取代1小时的久坐,则能使糖尿病、抑郁症、肝病、憩室病和睡眠障碍的风险降低11-31%

如何在忙碌与懒惰之间找到救赎之路?

运动的重要性每个人都知道,但如何让那些“无暇锻炼”或“运动绝缘体”的人们也能拥抱健康生活?答案,或许就藏在科学家们最近的一项发现中!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The Lancet Public Health杂志发表相关研究[3],研究显示,每天仅持续5~10分钟的中度至剧烈间歇性运动(MV-ILPA),可急剧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与每回合低于1分钟的人相比,每回合持续进行5~10分钟MV-ILPA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降低52%,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41%

在该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UK Biobank数据库中的25241名参与者,年龄在42~78岁之间,通过佩戴加速计记录了参与者的运动参数,MV-ILPA持续时间分为:较短时长(<1分钟)、中等时长(1-3分钟;3-5分钟)和较长时长(5-10分钟)。之后研究人员分析了MV-ILPA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

8年的随访期间,研究人员共记录了824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1111例死亡。随访期间,每天的中位MV-ILPA累计量为26.8分钟,其中少于1分钟的MV-ILPA占比为59.7%1-3分钟的MV-ILPA占比为27.5%3-5分钟的MV-ILPA占比为5.7%5-10分钟的MV-ILPA占比为4.4%。换言之:11974人(47.4%)没有进行过持续5-10分钟的MV-ILPA

具体来看,所有的MV-ILPA都少于1分钟的人,5年死亡率为4.28%MACE的发生率为3.5%;有1-3分钟MV-ILPA的人,5年死亡率为2.83%MACE的发生率为2.27%;有3-5分钟MV-ILPA的人,5年死亡率为2.43%MACE的发生率为2.07%;有5-10分钟MV-ILPA的人,5年死亡率为2.09%MACE的发生率为2.06%

总结就是:MV-ILPA时间越长,5年死亡率越低,MACE发生率越低。

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了MV-ILPA与全因死亡风险/MACE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析发现:

对于全因死亡风险:与每次运动不到1分钟的人相比,每次运动1-3分钟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34%,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了29%3-5分钟组则分别下降44%38%;而5-10分钟组更是一路狂奔,全因死亡风险下降52%,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41%。这些数据在排除MV-ILPA次数少于3次的参与者后依然稳定,证明了运动时长与健康收益之间的牢固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每天MV-ILPA的累计时间一致的情况下,每次MV-ILPA的时长也会影响全因死亡率和MACE。以每天累计10分钟的MVPA为例,如果都是少于1分钟的MV-ILPA,那么死亡风险只下降8%MACE风险下降28%;如果其中有巧妙地加入1-3分钟的MV-ILPA,那么死亡风险下降31%MACE风险下降30%;最理想的情况是,10分钟MV-ILPA包含有5-10分钟的运动片段,那么死亡风险会下降36%MACE风险下降31%。这就好比在健康银行里存钱,单笔存款金额越大,利息收益自然越高。

此外,高强度运动的占比也对健康效益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MV-ILPA中至少有12%是高强度运动时,即使是少于1分钟的MV-ILPA,也与全因死亡风险下降22%有关;如果3-5分钟的MV-ILPA中有12%的高强度运动(每次2240秒)的话,全因死亡风险可下降55%

如果MV-ILPA中至少有15%是高强度运动的话,即使是少于1分钟的MV-ILPA,也有降低MACE风险的益处;如果是1-3分钟的MV-ILPA中有15%的高强度运动(每次9-27秒)的话,MACE事件风险可下降33%;如果是3-5分钟的MV-ILPA中有12%的高强度运动(每次2745秒)的话,MACE事件风险可下降44%

由此看来,每次的MV-ILPA越长越好,高强度运动占比越高越好。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表明,只需短短510分钟的中度至剧烈间歇性运动,就能有效抵御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威胁,而且运动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小结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强调,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本项研究想要传递的重要信息是:我们无需拘泥于传统的长时间、连续运动模式,只需在日常生活中见缝插针地插入这些“碎片运动”,如赶公交时疾步快走、回家时主动爬楼梯、与孩子嬉戏等,也能轻松收获显著的健康效益!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deb082063006.html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多吃豆制品,或大幅降低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风险

 2024-04-07    医诺维

 

研究发现,与大豆摄入量较低的人相比,大豆摄入量较高的人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的风险分别降低17%13%21%12%

近日,宁波大学、宁波市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员在营养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 Nutrients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oy Product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的研究文章。

该研究显示,大量摄入豆制品,或大幅降低癌症风险,大量摄入豆制品、豆腐、豆浆与癌症风险降低31%22%25%相关。然而,发酵豆制品、酱油、纳豆、豆酱等不能降低癌症风险。

具体来说,每天增加150克豆制品,与癌症风险降低35%相关,每天增加100克豆腐,癌症风险降低32%,每天增加30克豆浆,癌症风险降低46%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综合荟萃分析了52项豆制品消费的研究,包括17项队列研究和35项病例对照研究,最终纳入44932例病例和861372名参与者,分析了豆制品消费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此外,还进行了剂量反应分析,定量评估了豆制品在癌症中的作用。

首先,研究人员分析了豆制品总消费量与癌症风险,共有18项病例对照研究和10项队列研究,涉及553282名参与者和24090例病例。

结果发现,与豆制品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豆制品摄入量最高的人,癌症风险降低了31%

剂量分析发现,豆制品消费总量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每天增加54克豆制品,癌症风险降低11%,每天增加100克豆制品,癌症风险降低23%,每天增加150克豆制品,癌症风险降低35%

此外,研究还分析了豆腐消费与癌症风险,共有19项病例对照研究和7项队列研究,纳入312770名参与者和18729例病例。

分析发现,与豆腐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豆腐摄入量最高的人,癌症风险降低了22%

剂量分析发现,豆腐摄入量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每天增加61克豆腐,癌症风险降低12%,每天增加100克豆腐,癌症风险降低32%

接下来,研究人员分析了豆浆消费与癌症风险,共有8项病例对照研究和3项队列研究,涉及8269例病例和177626名参与者。

分析发现,与豆浆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豆浆摄入量最高的人,癌症风险降低了25%

剂量分析发现,豆浆摄入量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每天增加23克豆浆,癌症风险降低28%,每天增加30克豆浆,癌症风险降低46%

最后,研究人员分析了其他豆制品消费与癌症风险,没有发现大量食用发酵豆制品、酱油、纳豆、豆酱等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关联。

对这项综述纳入的研究质量评估显示,病例对照研究的平均得分为6.7,队列研究的平均得分为7.2,表明研究质量很高。

总之,这项大规模研究全面评估了豆制品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大量食用豆制品、豆腐和豆浆与降低患癌症的风险有关,剂量反应分析同样支持了研究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2023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华西医院的研究人员在" Nutrients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oy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的研究文章。

研究发现,与大豆摄入量较低的人相比,大豆摄入量较高的人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的风险分别降低17%13%21%12%

每天摄入26.7克豆腐可将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8%,每天摄入11克纳豆可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7%,尤其是中风。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de678205550d.html

 

 

Experimental Neurol:科学家发现了刺激机体视神经再生的特殊蛋白

2024-04-07    生物谷原创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Nfe2l3或能作为一种新型神经保护和轴突再生促进因子,其具有治疗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的治疗潜力。

视神经的损伤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失明,核因子红细胞2样(Nfe2l)基因家族成员13,作为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器,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防御机制,然而,Nfe2l3的神经性功能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xperimental Neurology上题为“Nfe2l3 promotes neuroprotection and long-distance axon regeneration after injury in vivo”的研究报告中,揭示了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一项重要发现:一种潜藏于机体内的特殊蛋白质可能激发视神经再生的潜能。

据美国CDC数据显示,仅在美国就有300多万人因视神经受损而遭受失明和视觉障碍,引起这种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青光眼,这种遗传性眼疾影响眼内液体循环,进而侵蚀视网膜与大脑间至关重要的视神经纤维,一旦受损,它们无法自发再生,最终就会导致永久性失明。

这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发现,以往被低估的蛋白质——核因子红细胞3Nfe3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3)在视网膜神经发育中独具特性,其或许能刺激神经细胞的再生。在正常情况下Nfe3并不是由成体神经元所产生的,于是研究者Trakhtenberg及其同事推测,Nfe3在神经生长方面扮演着某些特殊角色,其或许能用来在损伤后再生神经,研究人员选取了视神经受损的成年小鼠进行研究,利用基因疗法来刺激Nfe3的产生,正如研究人员所希望的那样,小鼠机体中受损视神经的单一神经纤维开始再生了。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再生效果非常显著,与此前已知的最佳的再生因子一样好,但Nfe3是不同的,其要比其它再生因子更具潜力和希望,其它一些再生因子或许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容易引起炎症或诱导肿瘤的风险,而Nfe3并不存在类似的问题。这或许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能帮助治疗青光眼和其它类型的神经损伤。

这一突破性发现开启了崭新的研究疆域,不仅有望革新青光眼及各类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更可能为恢复视力的关键环节——受损神经细胞与大脑重新建立联系提供可能。在未来数月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将密切关注再生神经细胞能否成功对接大脑,以验证Nfe3作为视神经损伤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如果该因子能成功修复视神经,其或许也能用来治疗瘫痪和其它形式的大脑和脊髓神经损伤。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Nfe2l3或能作为一种新型神经保护和轴突再生促进因子,其具有治疗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的治疗潜力。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fc0b81995198.html

 

 

CA重磅:肺癌重返全球第一!

GLOBOCAN最新数据发布,肺癌反超乳腺癌,重回全球第一大癌症

2024-04-10    奇点糕 

 

这项研究表明,2022年全球预计癌症新增病例近2000万例,癌症死亡病例近1000万例。到2050年,每年新增癌症病例将达到3500万例。

2020年被乳腺癌反超之后[1],肺癌又杀回来了。

近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Freddie Bray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发布了最新数据报告[2]

他们的统计结果表明,202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将近2000万例,因癌症死亡的人数为970万。据估计,大约五分之一的男性或女性在一生中会患癌症,而大约九分之一的男性和十二分之一的女性会死于癌症。

2022年,肺癌是最常诊断出的癌症,新增病例近250万,占全球癌症新增病例12.4%,其次分别是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胃癌。肺癌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估计有180万人死于肺癌,占所有死亡病例的18.7%,其次是结肠直肠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和胃癌。

不难看出,肺癌超越乳腺癌重新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和“全球第一大癌症杀手”。此外,据Bray团队预计,到205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将达到3500万,未来需要从吸烟、超重/肥胖和感染三个方面入手,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癌症是21世纪的一个重大社会、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

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每6例死亡中,就有一例是因为癌症。

WHO下属的IARC会定期发布GLOBOCAN估计数据,帮助我们了解全球癌症负担的变化,以及帮助研究人员从中找出防治癌症的线索。

就在前不久,IARC发布了GLOBOCAN的最新估计数据,在这个数据的基础上,Bray团队分析了185个国家的36种癌症负担。

这个研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二,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地域差异;第三,基于全球人口预测未来(2050年)的癌症负担情况。

总体上来看,估计2022年全球新增病例2000万例,癌症死亡病例970万例。其中,49.2%的癌症新发病例和56.1%的癌症死亡病例出现在亚洲。而且非洲和亚洲地区的癌症死亡负担远远高于相应的发病负担,这种现象部分可以归因于新确诊的癌症多为晚期。

从性别上来看,大约五分之一的男性或女性一生中会罹患癌症,而大约九分之一的男性和十二分之一的女性会死于癌症。此外,在新确诊的癌症病例和癌症死亡病例中,排名前10的癌症,在男性或女性群体中均占60%以上。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占总新发病例的12.4%,其次依次是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胃癌,分别占比为11.6%9.6%7.3%4.9%。肺癌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症死亡总数的18.7%,其次依次是结肠直肠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和胃癌,占比依次为9.3%7.8%6.9%6.8%

在女性中,乳腺癌是最常确诊的癌症,也是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肺癌和结直肠癌;而在男性中,无论是新发还是死亡,肺癌都是最常见的癌症,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排新发癌症的第二和第三,肝癌和结直肠癌在死亡病例中排第二和第三。

随后,Bray团队分析了185个国家最常诊断和导致死亡最多的癌种。

在男性癌症患者中,前列腺癌是118个国家中最常诊断出的癌症,有33个国家最常诊断的是肺癌,肝癌、结肠直肠癌和胃癌分别在11个、9个和8个国家中新发人数排名第一;在癌症死亡人数方面,有89个国家的男性癌症患者主要死于肺癌,其次是前列腺癌(52个国家)和肝癌(24个国家)。

相比之下,有两种癌症是女性最常诊断出的癌症:乳腺癌(157个国家)和宫颈癌(25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女性癌症患者中,肺癌最多。导致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癌种分布较为分散,乳腺癌和宫颈癌分别是112个国家和37个国家的主要癌症死因,其次有23个国家肺癌是女性癌症患者的主要死因。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排名前五的癌症导致的死亡占比不超过51%相比,中国排名前五的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67.5%

中国排名前五癌症新发病率/死亡病例占比均非常高

对于我国女性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超过乳腺癌这一现象(女性吸烟率<5%),Bray团队认为,环境暴露(生物质燃料、职业和污染)可能部分解释了这一现象。例如,有研究推测,中国女性肺癌发病率高的部分原因是室外环境空气污染加重,以及家庭取暖和做饭时燃烧固体燃料等。

Bray团队还分析了导致死亡最多的十大癌症的数据,以及针对性的预防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论文里写的比较清楚。

在研究的最后,Bray团队根据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预测变化,在假定总体癌症发病率保持不变的基础上,预测2050年将新增3500多万癌症病例,比2022年增加77%

总的来说,Bray团队的这项研究表明,2022年全球预计癌症新增病例近2000万例,癌症死亡病例近1000万例。到2050年,每年新增癌症病例将达到3500万例。

从预防的角度来看,针对癌症关键风险因素(包括吸烟、超重/肥胖和感染)的投入,或许可以避免未来数百万例新发癌症,并在全球范围内挽救许多人的生命。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e146820664df.html

 

 

舆情信息

 

大量激素蛋流入市场,可导致5种疾病?提醒:三种鸡蛋,真要少吃

2024-04-07    网易健康

 

“我都说了多少次!买鸡蛋要仔细挑选,你选的全都是激素蛋你知道吗?”

“市场里面鸡蛋都长一个样子,我怎么分辨你说的这个激素鸡蛋!”

小玲刚走到家门口就听到父母的争吵声。

她疑惑了:鸡蛋里怎么会有激素?外壳都长一个样子,那鸡蛋还能不能吃了?

一、警惕:大量激素蛋流入市场?

事实上,鸡蛋本身就含有天然激素,如黄体酮,这是一种卵巢黄体分泌的天然孕激素,属于“内源性激素”,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但是,激素鸡蛋属于另外一种激素,就是“外源性激素”。这个类型的激素主要包括雌激素、孕激素等,长期食用含有激素的鸡蛋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而不法商家在饲料当中非法添加各种激素类药物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这样的鸡蛋,真的已经大量流入市场了吗?

事实上,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激素类药物是严格禁止的。

然而,由于监管难度较大,部分地区和个别养殖场可能存在违规使用激素药物的现象。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市场上存在大量激素蛋,但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吃了激素蛋,危害有多大?

鸡蛋本是营养食材,可如果误食激素蛋,就会适得其反,产生一下几个严重后果:

1.性早熟:如果小孩经常吃激素鸡蛋,可能导致身体中的激素含量偏高,从而引起性早熟的情况,不利于其生长发育。孩子性早熟,心理发育和身体发育不匹配,再加上孩子的生活阅历浅,自控能力差,所以可能会导致性行为提前。

2.内分泌失调:长时间进食激素鸡蛋还可能导致人体的内分泌失调,出现失眠、皮肤干燥、早衰等情况。激素对人体的调节是方方面面的,当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过高或过低时,也可能诱发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

3.免疫力下降:经常过量食用激素鸡蛋,不仅不会给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非常容易降低免疫力,当人体免疫力降低后,会非常容易出现感染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很容易发生各类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而且很容易发生反复的感染,久病不愈。

4.月经失调: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女性出现月经失调的情况,导致月经推迟或提前,不利于女性健康。包括容易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而且很容易发生反复的感染,久病不愈。

5.骨质疏松:若长期进食激素鸡蛋,可能会影响胃肠对钙元素、磷元素的吸收,进而引起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风险。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多发性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

三、怎么避开激素蛋,教你3招轻松避雷!

激素蛋和普通蛋外形相似,给广大消费者的甄别造成了较大难度。

小九总结了3个挑选小妙招,教大家轻松避开激素蛋!

1.先看个头

可以对比一下鸡蛋的个头。正常来讲,激素鸡蛋的个头通常要比普通鸡蛋的个头更大,将鸡蛋拿起来,对着阳光处照一下的话,也会看到激素鸡蛋的壳相对比较薄,轻轻一捏就会碎掉。所以在发现那种个头又大外壳又薄的鸡蛋时,一定要引起注意。

2、再摸质感

可以通过触摸鸡蛋的外表来了解。激素鸡蛋的外表通常都是比较粗糙的,整体颜色也相对比较偏淡。而普通的鸡蛋表面十分光滑,没有坑坑点点的问题。整体看上去的话,整个鸡蛋颜色也是比较鲜艳的。之所以会存在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激素鸡蛋当中包含了大量激素所导致的,有一些激素蛋的蛋壳上还会有凸起的痕迹。

3.分析内部

鸡蛋的蛋清跟水一样,颜色比刚才那种偏浅一些,像这种鸡蛋可以很确定的说,它是催熟鸡蛋,就是使用催长剂催长的鸡下的蛋。

鸡蛋黄的颜色特别鲜艳也是不好的,因为很多商家为使自己的鸡蛋卖的贵一点,就会往饲料中加入加“力红素”,这种色素拌着饲料一起喂给鸡,几天后蛋黄的颜色才慢慢的变红。所以,蛋黄颜色过深也是不建议食用。

摘引网址: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5MNV4P05148PF4.html

 

 

“迷你肝脏”疗法开展人体试验

2024-04-07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自然》网站42日报道,一种在人体淋巴结内长出迷你肝脏的实验性疗法首次开展人体试验。研究团队正在12名晚期肝病患者身上测试该疗法,其中第一人于325日接受治疗,目前表现良好。研究团队指出,如果几个月后观测结果显示该疗法有效,未来有望彻底改变肝病治疗现状。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生物技术公司LyGenesis的埃里克·拉加斯及同事10多年前开始研发这一疗法。其过程是:从捐赠器官中提取肝细胞,将其注射到淋巴结内。肝细胞在淋巴结内增殖、分裂并发育出血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淋巴结消失,剩下一个迷你肝脏

此前,研究团队已将肝细胞直接插入小鼠、猪和狗的淋巴结,获得了功能齐备的肝脏。他们解释说,淋巴结实际上是一个微型生物反应器,特别适合细胞存活。它们含有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感染期间,这些免疫细胞会在器官内迅速增殖和分裂。此外,人体内约有800个淋巴结,失去1—5个尚未看到有什么影响。

该试验于2020年获得美国监管机构批准,目前有12名晚期肝病患者参与该疗法试验,于325日进行的首次手术持续约10分钟。在试验中,研究团队将一根管子插入患者喉咙,通过超声波成像找到一个淋巴结,随后他们用针穿过管子注射了捐赠的肝细胞。

研究团队表示,尽管参与者目前表现良好,但其肝功能没有任何改善。这些肝细胞必须组织起来,向其他细胞发出信号来构建器官。因此在初次植入后几个月内,很难看到真正的疗效。如果这一疗法真的有效,可大大减少等待肝移植的人数。利用这种方法,一个捐赠器官可治疗75名甚至更多患者。

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之前招募12人参加第二阶段试验,并在次年公布结果。研究团队还希望拓展这种迷你肝脏疗法,目前正在动物淋巴结内培养肾脏和胰腺细胞,以培养迷你肾脏迷你胰腺

摘引网址: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407/c14739-40210731.html

 

 

为什么国人减盐这么难?最新调查显示:“重”口难调!

2024-04-07    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提及健康饮食,人们的脑海中或许会涌现诸多词汇,如均衡营养、地中海饮食、轻断食等等。但说到不健康饮食,人们往往会想到含糖饮料、碳水炸弹、油炸食品等等。根据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发布的研究结果,中国人饮食最致命的问题并非含糖饮料(仅排第12位),而是盐(钠)吃多了。世界卫生组织就曾经提醒,高钠饮食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柳叶刀》发布的研究结果

为什么厨房减盐这么难?

中国人吃进去的钠有80%来自于一日三餐,其中食盐是绝对主力,因此厨房减盐毫无疑问是主要矛盾。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的人均食盐摄入量从1992年的13.9克降低到2015-2017年的9.3克,但距离5克的膳食指南建议量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为什么厨房减盐这么难?是人们不知道减盐的重要性,还是他们不愿意这么做?来自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的数据显示,接近70%的受访者认为减盐具有较高健康意义,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需要减盐,也有接近70%的受访者正在尝试减盐。但盐是百味之首,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减盐最大的阻碍是难以舍弃口味。

实现控盐目标还需30年?

美食是中国人幸福感的源泉之一,因此大幅减盐消费者普遍不接受,而缓慢渐进式减盐是“时间换空间”的结果。过去20多年,中国人均盐摄入量大约以年均1.7%的速度下降,以此粗略推算,实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5克的目标大约还需要30年。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很多消费者认为盐少了菜不好吃,但实际上味蕾对于咸味并没那么敏感,消费者测试表明,减少5%-10%的盐不会对咸淡产生明显影响。如果大家能做到每年减盐5%,则10年之内就可实现最终的控制目标。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和乐观估计,必须要有消费者身体力行以及行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家庭厨房如何有效控盐?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控盐的主动权在每个人的手中,撒盐和鸡精的时候少抖一下,倒酱油的时候少滴几滴。如果没有这样的主动控制意识,限盐勺、减盐调料都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如果希望“减盐不减咸”,现阶段有一个很便捷有效的办法是使用低钠盐,因为同样咸度下低钠盐比传统食盐减少20%-35%的钠。当然,肾病患者等少数不适宜高钾摄入人群需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此外,可以灵活使用辣椒、胡椒、葱姜蒜等香辛料,它们会刺激味蕾产生更强的咸味感受。炒菜出锅前撒盐,这样可以让盐留在菜品表面,而不是渗入内部,能更好地被舌头感受到。他还提醒,老年人的味觉感知退化,对咸味更不敏感,因此更需要注意减盐。此外,鼓励食品企业研发创新,研发出更多既能减钠、口味又好的调味品。

摘引网址:

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HI6eQZX9Rv

 

 

绿色新法用杨树制造扑热息痛

2024-04-10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9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发表在《化学化工》杂志上的论文,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成本效益高、环境可持续的制药方法,可用植物代替石油制造止痛药扑热息痛及其他有价值的产品。

扑热息痛也称对乙酰氨基酚,是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全球市场价值每年约为1.3亿美元。自20世纪初推出以来,该药物传统上是由煤焦油或石油衍生物制成的。2019年,五大湖生物能源研究中心科学家史蒂文·卡伦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生物化学教授约翰·拉尔夫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利用杨树中的一种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这种药物。

扑热息痛分子由六碳苯环和两个化学基团组成。杨树的木质素中也有一种类似化合物,称为对羟基苯甲酸酯(pHB)。木质素中富含有价值的芳香化合物,可取代许多石化产品。技术挑战在于将复杂且不规则的分子链分解成有用的成分。

研究发现,一种处理杨树生物质的新方法可将几乎所有pHB转化为另一种化学物质,其随后可转化为扑热息痛或其他分子。生成过程主要以水为基础,依靠绿色溶剂实现无间歇连续反应,使其成为工业应用的理想选择。实验中,团队成功将90%的原材料转化为扑热息痛,并使用比传统纯化技术更便宜的方法提取扑热息痛。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改进了扑热息痛以及其他药物、颜料、纺织品和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生产工艺,累计市场价值可能超过15亿美元。这一进展有望为生产药物和其他化学品提供一条更环保的道路。更重要的是,它使纤维素生物燃料比化石燃料更具成本竞争力。

摘引网址: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410/c14739-40212895.html

 

 

软水VS硬水,哪种水对健康更有益?

2024-04-09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49日电 (记者乔业琼)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软水硬水,但是这两种水的区别是什么?哪种水对人体健康更有益?近日,长春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信息。

通俗来说,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物质的含量,尤其钙盐和镁盐含量的多少。其中,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自然界中的雨水、雪水等属于该定义下的软水,而山泉水、江河水、地下水等属于硬水。如若细致划分,按照水中含有的可溶性盐类组成,也可将水的“硬度”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

碳酸盐硬度主要是由钙镁离子与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组成,这类硬度在受热后能够生成沉淀析出从而从水中除去,因此也被称为暂时硬度;非碳酸盐硬度主要是指由于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超过了水中的碳酸根与碳酸氢根含量,而与水中的硫酸根、氯离子或硝酸根等结合所形成的硬度,这类硬度在受热时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也被称为永久硬度。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之和即为人们常说的总硬度。

世界卫生组织测定饮水硬度即是统计总硬度,是将水中溶解的钙、镁均折合换算成碳酸钙,以每升水中碳酸钙含量为计量单位,根据水的硬度大小共将其分为7个级别:0-75 mg/L为极软水,75-150 mg/L为软水,150-300 mg/L为中硬水,300-450 mg/L为硬水,450-700 mg/L为高硬水,700-1000 mg/L为超高硬水,大于1000 mg/L为特硬水。

日常生活中,软水对人们的生活是有很多好处的,例如软水洗浴可以使头发柔顺光滑、发丝轻柔,使肌肤变得更加细腻、有弹性,减少身体皮屑;软水洗衣能使衣物柔软、洁净、色泽如新,并且晾干以后的衣服不会发白发硬;软水可以保护家中用水电器,可以降低热水器、壁挂炉、洗衣机等用水电器的维修率,延长用水机器的使用寿命,家庭内墙中安装的水管不易结垢堵塞;软水还可以减少日常生活器具表面的污垢产生,例如清洗过后的餐具、瓷器,可以使它们表面光洁,少留或者不留痕迹等。传统上人们认为软水具有一定好处,饮用软水能预防结石病发率,维护健康。但是如果长期饮用软水可能会导致人体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

硬水的好处主要是硬水质的饮用水富含人体所需矿物质成分,是人们补充钙、镁等成分的一种重要渠道。当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等化合物含量较高时,溶于水中的钙等成分是较易为人体吸收的。但也有研究表明长期引用硬度过高的水可能会导致肾结石、胆结石或心血管等疾病。

那么,如何鉴别身边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方法1:取一杯热水,倒入肥皂水,轻轻搅拌。水面上出现泡沫的为软水,水面上出现浮渣的为硬水,浮渣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方法2:用水壶加热,在壶壁上留下较多水垢的是硬水。

方法3:取一干净、干燥的玻璃片。分别在不同的位置滴等量水样。待其完全挥发发后,白色残留物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

对饮用水硬度的选择有什么标准?根据我国最新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不得超过450mg/L的限值。健康饮用水的硬度在50-200mg/L

摘引网址: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409/c14739-40212292.html

 

 

每一口都在伤害全身!伤害最狠的1种饮料,你可能每天都在喝

2024-04-09    网易健康

 

九叔办公室有个清俊小伙,刚来的时候发型“微分碎盖”,脸上明眸善睐,笑起来非常阳光,大家每天看着,干活都有劲了。

可上了几年班,小伙不光慢慢沾了一身“班味”,笑容没了,眼神疲了,“微分碎盖”也变成“大分无盖”,发际线恨不得撤回大西洋,令人痛心!

经过观察,九叔发现,这小伙平时看着挺清爽,私底下却钟爱各种“甜腻饮料”,奶茶、可乐、冰红茶……天天不离嘴。

那么,脱发,会和他爱喝饮料有关吗?

男性型脱发(MPHL),又称为雄激素性脱发,通常最先出现于发际线或头顶,最后演变成局部或完全秃头。

近年来,男性型脱发的发病率持续增加(已从2010年的21.3%上升至2021年的27.5%),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2022年,清华大学在研究营养学的期刊Nutrient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含糖饮料与年轻男性男性型脱发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通过招募31个省份18-45岁男性,并评估了他们对15种饮料的摄入频率和数量,其中包括加糖果汁饮料、软饮料、能量和运动饮料、加糖牛奶、加糖坚果奶、加糖茶饮料以及加糖茶和咖啡。

最终发现,每周摄入含糖饮料大于3500毫升(相当于七次以上)的男性比每周不喝含糖饮料的男性相比,脱发风险增高3.36倍。

另外,研究还将饮料中的糖和人造甜味剂都纳入考量,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含糖饮料亚型都对男性型脱发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自己珍贵的头发——男人90%的美貌来源,兄弟们!

戒含糖饮料吧!!!

就算不是为了美貌,九叔也要劝兄弟们少喝点含糖饮料。因为它的危害实在是太太太多了!

“爱喝含糖饮料会变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影响多大你知道吗?

Nutrients的一篇论文,每天喝一份或多份含糖饮料的人与每月喝少于一次含糖饮料的人,前者的肥胖风险遗传影响是后者的2倍。

也就是说,经常喝含糖饮料的人更容易受到肥胖遗传因素的影响。

含糖饮料的糖分附着在牙齿表面,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形成菌斑,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侵袭我们的牙齿。

另外,碳酸饮料含有酸性成分,长期饮用也会使牙齿受到酸蚀,导致牙釉质脱矿溶解。酸性越大、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久,对牙齿的酸蚀情况就会越严重。

最终你将收获一口破败不堪的烂牙!

含糖饮料里含有大量糖分和添加剂,短期大量摄入,会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增大痤疮产生的几率。

发布在Kidney Int.上的一篇研究表明,使苏打水变甜的高果糖玉米糖浆摄入可能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增加肾脏疾病风险。

该研究也显示:每天喝超过一瓶汽水且血清尿酸水平超过9.0mg/dl的参与者中,慢性肾病的比值比显着增加至2.59.

在全球范围内,超过3亿各个年龄段的人患有抑郁症。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世界三大疾病负担原因之一。

而日本研究人员做过一项研究,他们收集了千叶县和神奈川县一家公司的两个生产基地的2828名工人的抑郁症状报告(有效样本935份)来进行观察。

3年(2012-2016)的研究期间,16.9%的研究参与者报告了抑郁症状。而且含糖饮料消费量越高,出现抑郁症状的几率越高。

长期摄入含糖饮料最易引起的就是糖尿病。

2015721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在线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发现,定期饮用含糖饮料与2型糖尿病发生率升高有关(不包括肥胖症)。

加人工甜味剂的饮料和果汁与2型糖尿病发生也呈正相关(存在混杂和发表偏倚)。

不要喝含糖饮料!!!

代糖也少喝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母义明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

“很多研究发现,长期喝无糖饮料,如果它是加了甜味剂,比如说像三氯蔗糖、阿斯巴甜、木糖醇等等,这些含有甜味的代糖饮料,它和含糖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发生方面,并没有本质区别。相反这些无糖的、甜的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方面,可能比我们喝甜的含糖的饮料危害会更大。”

据《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应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也就是说,一天一罐不能再多了!

总而言之,广大男同胞们,为了你们的美貌和健康,尽量少喝含糖饮料吧。

如果实在觉得嘴里没味,可以喝无糖(连代糖也没有)的牛奶、咖啡、茶等。

而首先推荐健康饮料就是:

白开水!!!

摘引网址: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B2HU1D05148PF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