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热点信息 返回上一页

公共卫生情报信息简报2024年第10期

热点追踪

 

全国政协委员杨爱明:幽门螺杆菌是胃癌主要致病因素,建议公共就餐场所须提供公筷

2024-03-10    网易健康

 

近年来,随着公众卫生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餐厅摆上了公筷,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了使用公筷的习惯。红星新闻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爱明认为,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要把公共就餐场所提供公筷上升为一项强制制度,并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相关提案。

我国是胃癌大国,胃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幽门螺杆菌已被国际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I类致癌因子,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同时也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淋巴瘤等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41.5%72.3%之间。大规模的研究表明我国胃癌的高发病情况与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情况具有明确相关性。因此杨爱明认为,幽门螺杆菌的防治至关重要,事实证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也是可防可控的。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唾液中存在幽门螺杆菌,而且幽门螺杆菌会在感染者使用过的餐具上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在多人共享一道菜肴时,如果就餐者都用自己的餐具去夹取食物,就有可能将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或其他病原菌传播到公共的菜盘中,这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带来疾病传播的风险。

杨爱明表示,由于我国传统的餐饮习惯,目前大多数中餐馆都不采用分餐制。对此,应该使用公筷或其他公共餐具,这样可以大大避免相关疾病的交叉感染。

杨爱明发现,目前就餐场所的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此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一是大多数餐饮场所未能主动提供公筷或其他公共餐具;二是部分餐饮场所虽然主动提供了公共餐具,但由于公筷和私筷区分标志不明显,没有大家公认的、具有特征性的公筷,导致就餐者稍有不慎,就出现了公筷私筷混用的情形;三是就餐者对使用公筷等公共餐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嫌麻烦,使得公筷成为摆设。

因此杨爱明建议,相关部门应该要求公共就餐场所必须提供公筷等公共就餐工具,最好根据餐食的特点提供方便、适用的取餐工具,包括筷子、勺子、夹子等。进一步来说,应制定相关规定,对公用餐具配备相关的消毒设备进行消毒,存放公共餐具的场所也应符合相关的卫生要求。还应制定相关的推荐性标准,对公筷等公共餐具的颜色、长度、形状、明显标识等特征性指标作出规定,推荐给餐饮企业使用,从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对公共餐具特征性标识的强烈印象,以避免公筷私筷混用。

杨爱明还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健康就餐习惯。有关部门可通过电视、广播以及新媒体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让民众提高对幽门螺杆菌危害性和对就餐使用公筷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使用公筷等公共餐具是一种保护自我健康,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是一种新型的就餐礼仪;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通过出版图书、日常诊疗、发视频等形式,多做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和使用公筷重要性的科普工作;鼓励公共就餐场所粘贴醒目的标志标识,鼓励使用公筷等公共餐具、倡导健康文明餐饮习惯。

摘引网址: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U1D7BQ051492T3.html

 

 

冬春交替孩子易患呼吸道疾病 专家:可通过免疫调节剂训练免疫

2024-03-12    中国新闻网

 

冬春交替时节,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人数增加。孩子感冒、发烧、连续打喷嚏等症状让家长焦虑。

为何冬春交替,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教授1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冬春交季时节,环境中的各种过敏原增加;春天的风速比较大、气温变化大,有利于病原体的传播。同时,孩子的免疫能力基本上要到12岁以后才能完全达到成人的水平,在此之前,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相对成年人来说,呼吸道免疫能力更低,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据悉,春季流行的几种呼吸道感染疾病主包括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支原体肺炎及普通感冒等,其症状近似但有不同。曾玫教授解释道:“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流感病毒时会出现明显的高烧,孩子可能会感到全身肌肉酸痛,且流感传染性更高。与流感相比,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引发高烧,但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和咳嗽等症状;而支原体肺炎患者通常表现出更明显的咳嗽,但较少出现咽痛和全身酸痛的症状。”

“不要在孩子刚刚出现发烧或者咳嗽时,就盲目使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曾玫教授提醒,“许多患者存在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现象。如果不是病毒性感染,吃抗病毒药物不仅无效,过度使用还会令身体逐渐产生耐药性,导致再次感染时可能找不到合适的药物治疗。”她强调,患者一定要经过医生诊治并进行病原学的检测后,再结合具体的病原体对症下药,合理使用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这位专家直言,滥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而免疫系统在孩子患病到康复的整个过程中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孩子提升呼吸系统的免疫力,这是民众,尤其是家长们关注的问题。曾玫教授介绍道,在预防感染性疾病当中,疫苗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免疫调节剂也是一种行之有效帮助“训练免疫”的手段。“服用免疫调节剂可以刺激我们的固有免疫;当未来再碰到不同种类的病原时,所产生的免疫记忆就能更好地调动免疫系统进入应急状态。”她说。

“人体的免疫系统包含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部分。”曾玫教授解释,“固有免疫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这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例如,健康的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组织可以将病原体抵挡在身体之外,呼吸道正常的分泌物中也含有抵御病原菌的免疫物质;而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人体的T免疫细胞和B免疫细胞。这些细胞在接触病原等刺激后,会产生抗体等免疫物质来帮助我们抵御感染。

曾玫告诉记者,临床上,医生常建议那些易感呼吸道疾病、过敏体质或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到来前,根据医生建议使用免疫调节剂约三个月,以提升其呼吸免疫力和降低感染风险。这样一来,免疫细胞经过训练和调节后,就能更从容地应对各种病原体的入侵。

与此同时,适度的体育锻炼、营养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规律的生活作息都是帮助孩子增强体质的关键。“比如,在饮食中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锌等营养素的食物也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途径。曾玫教授补充道。

在采访中,曾玫直言:“过敏体质的孩子,尤其是患有哮喘的孩子,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引发哮喘。尤其是在春季,飘飘的柳絮等让孩子接触过敏原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每年春季都是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高峰期。”曾玫教授建议,“针对已经患有哮喘的孩子,根据全球相关指南的建议,要接受规范的预防措施。确保长期规范的激素雾化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摘引网址: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312/c14739-40194271.html

 

 

花粉季如何应对儿童过敏性鼻炎?(医说新语)

2024-03-1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是家长带着孩子踏青春游的好时机。可是空气中花粉的增多,让不少花粉过敏的儿童苦不堪言。近日,北京中医医院儿科门诊迎来了一波小患者就诊高峰,许多孩子因过敏性鼻炎饱受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的困扰。

“春季过敏症最常见的就是过敏性鼻炎。”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丁丹丹介绍,过敏性鼻炎是指鼻子接触外界过敏原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出现的一些临床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清水鼻涕、鼻塞等。

如何区分过敏性鼻炎与风寒感冒?丁丹丹提醒,对于急性发作的鼻塞、流清涕、喷嚏,可以先休息、居家观察是否继而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如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就医处置;如仅有鼻塞、流清涕、喷嚏等症状,症状每天出现且超过1周,可尝试按过敏性鼻炎处置。家长如带孩子去儿童专科医院就诊,可挂耳鼻喉科;如有多系统过敏表现,也可挂变态反应科或中医科;如到综合医院就诊,建议挂儿科。

“从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上来讲,儿童与成人大体持平,但儿童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对较弱,平时更应该注意防护和治疗。”丁丹丹介绍,过敏性鼻炎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常见过敏原为花粉,在花粉播散的时间区间内,患者会有非常明显的症状,晴朗、微风且气温较高时愈加明显,待花粉期过去后症状则逐渐消失。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霉菌、蟑螂、动物皮屑等,症状的轻重与所处环境中过敏原的浓度相关,也可能诱发过敏性哮喘等的发生。此外,遗传因素也是过敏性鼻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有研究发现,大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有一级亲属发病的家族史。

“过敏性鼻炎的成因复杂多样,且经常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慢性鼻窦炎及睡眠障碍等症状并存。”丁丹丹介绍,其中,过敏性鼻炎对睡眠的影响尤为显著。

“部分儿童患者因过敏性鼻炎导致鼻塞,晚上鼻子堵到睡不着觉,这时家长可考虑采用中医疗法来寻求缓解。”丁丹丹指出,中医注重辨证施治。过敏性鼻炎在中医中被称为鼻鼽,其发病机制普遍认为与肺经风寒、肺经伏热、肺脾气虚、肺肾阳虚等因素相关,因此中医药的治疗多从调理肺部入手,同时兼顾脾、肾。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寒、热、虚、实等体质状况进行辨证施治。对于虚实夹杂、寒热并存的情况,中医会采用寒热药并用、补泻兼顾的方法。在发作期,治疗以消风通窍、攻邪治标为主;而在间歇期,则以补虚固表、扶正治本为要。需要强调的是,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需要持续较长时间,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找出过敏原、远离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好方法。”丁丹丹建议,花粉过敏患者应关注当地的花粉信息预报,在花粉大量播散期间尽量居家并关闭门窗,外出时佩戴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对于尘螨过敏患者,建议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尽可能定期使用除螨设备清理床垫、床单、被褥和枕头等。

摘引网址: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313/c14739-40194943.html

 

 

理性看待“CT检查增加患癌风险

2024-03-14    北京青年报

 

近日,“每多做一次CT,患癌风险增加43%”冲上热搜,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之一。做CT是否会给人体带来患癌风险?这句话又来自于何处?312日,上海市肺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史景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说法来源于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史景云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做CT就会患癌,因为只要接受的总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即可视为安全,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额外伤害。(313日澎湃新闻)

假如仅从字面上理解,读者就可能掉入数字陷阱当中,以为既然多做一次CT检查就增加43%患癌风险,那么多做几次CT检查,患癌风险岂不就要接近于100%。在对癌症存有恐惧心理的情况下,这一说法就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一些人甚至会将其信以为真。事实上,真相远非如此。

患癌风险和患癌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倘若混淆两者,就极易被这句话所误导。患癌率增加43%是可怕的,但患癌风险增加43%,就不值得过于担心。患癌是诸多综合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单次行为的风险通常处于很低的水平,或许最多只能用万分比来论。假设单次行为的患癌风险为十万分之一,那么,即使风险增加十倍,仍有万分之一。可以看出,做一次CT增加43%的患癌风险,这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对个人的身体影响很有限。

辐射对人体有害,但也需要根据剂量科学分析。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报告称,辐射剂量低于100mSv时没有观察到肿瘤发生率升高的现象,这意味着100mSv是一个界限,日常医学放射检查达不到该阈值,致癌率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对于做CT检查,不能抛开辐射剂量谈患癌风险,假如总辐射量和单次辐射量均在安全范围内,做CT检查就是安全的。更何况,生活处处有辐射,比如手机和电脑屏幕可产生电磁辐射、乘飞机在高空则可受到宇宙辐射等,而一年一次或两次X线和CT检查产生的少量辐射,对人体健康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任何患癌风险都值得重视,也都应该尽量避免。当前过度检查在一些医院还比较普遍,不仅医院存在超适应症做CT检查等现象,而且不乏有体检机构将CT检查纳入常规体检,作为普适性检查项目来推广。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只有严格按照适应症做CT检查,并尽量控制检查次数,才是正确的做法。

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是近年来医改的一项重点工作。CT检查收费较贵且具有一定的辐射,因此更要减少重复检查的次数,甚至应该作为医院之间结果互认的优先项目。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话题医院检查互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登上微博热搜榜,说明民众对这项医改充满了期待。假如CT检查结果互认能够得到更好落实,不仅可以明显缓解由于过度检查导致焦虑情绪,而且看病也将变得更加便宜和便捷。

CT检查在诊断疾病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不容低估,民众切莫受到这一话题的影响,进而连必须做的CT检查也不敢做。目前医疗设备的精密度越来越高,辐射等危害也越来越小,应该理性看待CT检查的作用与风险,做该做的检查,同时避免过度检查。不妨以此为契机,让包括CT检查在内的大型检查更趋科学合理,也让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能够加速推进。

摘引网址: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314/c14739-40195652.html

 

 

科研动向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久坐,增加死亡风险,运动也难以消除这一风险

 2024-03-11    生物世界

 

该研究表明,在老年女性中,较高的总坐姿时间和较长的平均每次坐姿持续时间与较高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这些数据支持旨在减少总坐姿时间和中断长时间坐姿的干预措施。

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发表了题为: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of Accelerometer‐Measured Machine‐Learned Sedentary Behavior With Death Among Older Women: The OPACH Stud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每天坐11.7小时及以上的老年女性,无论是否积极运动锻炼,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都增加了30%

该研究是妇女健康倡议(WHI)的一部分,该项目始于1991年,目前仍在进行中。该研究收集了其中64896399岁的女性的数据,她们佩戴至多七天的可穿戴设备来收集坐姿和日常活动数据,并跟踪了8年的死亡率结果。

研究团队首次使用新型、经过验证的人工智能算法(CHAP)对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高度准确地分类了她们的坐姿和坐姿变化情况。进而研究了坐姿总时间和平均每次坐姿时间与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前瞻性关联。

久坐不动有害健康,当你坐着时,全身的血液流动会减慢,也会减少葡萄糖摄入,你的肌肉收缩也会变得不那么多,任何需要消耗氧气来肌肉运动的事情都会减少,脉搏也会变慢。

将所有参与者按每天坐姿总时间分为四组,时间最长组每天坐姿超过696分钟,时间最短组每天坐姿时间低于556分钟,两组相比,每天坐姿超过696分钟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57%,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78%。按平均每次坐姿时间分为四组,平均每次坐姿时间最长组超过15分钟,最短组低于9.3分钟,两组相比,平均每次坐姿超过15分钟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为增加52%

不幸的是,该研究显示,运动并不能消除久坐带来的负面影响,无论她们参加多少中等到高强度的运动,只要她们久坐,死亡风险都会增加。

总的来说,该研究表明,在老年女性中,较高的总坐姿时间和较长的平均每次坐姿持续时间与较高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这些数据支持旨在减少总坐姿时间和中断长时间坐姿的干预措施。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3b5b8164e395.html



古老的东方神秘良方:多喝热水!

最新研究发现:水烧开后过滤再喝可防止84%的纳米/微塑料摄入!

2024-03-11    生物谷原创 

 

把水烧开,再简单过滤,就可能除去高达84%的纳米/微塑料!

在日常生活中,纳米/微塑料颗粒(NMPs)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NMPs似乎无处不在——水、土壤、空气,甚至是人类心脏、胎盘中。它们不仅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也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据估算,我们平均每周摄入大约5gNMPs——相当于一张银行卡。

这个看上去离谱的数据,是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而且人类摄入微塑料的主要来源,竟是喝水——一个普通人每周就能喝进多达1769NMPs颗粒[1]

那么,既然自来水会有NMPs,喝瓶装水是否会更健康一点?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PNAS上发表研究结果,表明:每瓶1升装的瓶装水中约含有24万个NMPs,可能对饮用者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2]

惊呆了吧!那么,怎么才能避免摄入NMPs呢?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李战军教授和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曾永平教授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杂志发表了研究成果[3],模拟了含有商用荧光PS微球(10.1μm)的自来水的沸腾过程,以评估水温、水硬度、NMPs浓度和性质对NMPs与水沉积物共沉淀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把水烧开,再简单过滤,就可能除去高达84%的纳米/微塑料!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这种解决方案就像泡一杯茶或咖啡一样简单,真的有根据吗?让我们一起看看。

水煮沸过程中NMPs与水结块共沉淀

在加热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25-95℃),水中的NMPs去除效率从最初的2%逐渐增加到28%,在100℃时急剧增加到84%。同时,NMPs浓度从原来的30颗粒/μL降低到4.8颗粒/μL

研究发现消失的NMPs从水中转移到了水壶上的水垢沉淀(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中,不断升高的温度加速了这一过程,使得沉淀中的NMPs浓度增加,在温度达到100℃时沉淀中NMPs浓度最高。以上结果表明煮沸过程中,碳酸钙可以通过与NMPs共沉淀来达到去除水中NMPs的作用。

不同地区的饮用水硬度差异很大,而研究人员发现NMPs的沉淀效率会随着沸水硬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水中碳酸钙浓度为80mg/L180 mg/L300mg/L时沸水NMPs去除率为34%84%90%。但即使使用软水(碳酸钙浓度<60mg/L),煮沸仍能去除25%以上的NMPs。但碳酸钙含量有限,结合的NMPs有限,因此还存在着其他影响因素。对此,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高温还会增加NMPs的碰撞频率和附着,NMPs们可能聚集并增大尺寸,最终在重力影响下出现沉降。

综上所述,煮沸可能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去除NMPs的方法,可以减少全球人口摄入NMPs

饮用开水可减少人体接触NMPs

根据全球不同的水质和用水习惯,研究人员比较了六大洲共67个地区的成人和儿童饮用开水和自来水摄入的NMPs量,发现每天通过开水摄入的NMPs量比通过自来水摄入的微塑料量少2-5倍。此外,研究人员根据研究所得结果提出了建议:在煮沸之后,建议采用过滤装置,用以防止不小心摄入煮沸后的水中保留的NMPs外壳。

由于NMPs的发生和水质在全球范围内是不均匀的,因此通过煮沸来减少NMPs的效果可能因地区而异。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所得实验结果证实了饮用水煮沸后再饮用可以减少人类NMPs暴露是高度可行的,并为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的调查奠定了基础。

小结

把水烧开后再饮用,可谓是每个中国人早已根深蒂固的习惯。最初可能是为了消毒杀菌,杀灭寄生虫卵,去除重金属等。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把水煮沸后再饮用竟然可以减少人体摄入NMPs

对此,喝开水的综合益处,我们可能还远未完全了解。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在没有先进过滤设备的情况下,煮沸是一种简单且成本低廉的水质净化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提高饮用水质量的手段,让更多人获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煮沸方法在去除微塑料方面显示出潜力,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需要更详细的实验来佐证。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f5638165e917.html

 

 

Cell:意外!某些遗传性眼病中的视力丧失可能是由于肠道细菌进入眼睛引起

2024-03-13     生物谷原创

 

研究揭示了一种将视网膜变性与肠道联系起来的全新机制,此次发现可能会对更广泛的眼部疾病产生影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小鼠中发现,某些遗传性眼病中的视力丧失可能是由肠道细菌引起的,而且可能可以通过抗菌剂治疗。

他们观察到,在因一种特定基因突变(已知该突变可引起导致失明的眼病产生)而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睛中,肠道细菌在眼睛的受损区域被发现。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226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RB1-associated retinal degeneration is dependent on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from the gut”

这些作者指出,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基因突变可能会使身体的免疫防御松懈,从而使有害细菌进入眼睛并导致失明。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山大学的Hong WeiFeng ZhangLai Wei,以及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Richard W.J. Lee

肠道中含有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其中许多是帮助人体健康消化的关键。然而,它们也可能是有害的。这些作者之前一直在研究CBR1Crumbs homolog 1)基因的影响。众所周知,该基因在视网膜(位于眼球后部的一个较薄的细胞层)中表达,对于建立血液-视网膜屏障以调节哪些物质进出眼球至关重要。

CRB1基因与遗传性眼病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是莱伯先天性黑朦(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LCA)和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 RP);全球10%LCA病例和7%RP病例都是由该基因引起的。

这些作者利用小鼠模型发现,CRB1 基因是控制下胃肠道完整性的关键,这是首次取得这样的观察结果。在下胃肠道中,它通过调节肠道内含物与身体其他部分之间的物质传递来对抗病原体和有害细菌。

他们发现,当该基因发生一种特殊突变,抑制了它的表达(降低了它的作用)时,视网膜和肠道中的屏障就会受到突破,使肠道中的细菌能够通过身体进入眼睛,从而导致引起视力下降的视网膜病变。最重要的是,用抗菌剂(如抗生素)治疗这些细菌能够防止小鼠视力丧失,尽管这样做并不能重建眼睛中受影响的细胞屏障。

遗传性眼病是英国劳动适龄人口失明的主要原因。发病年龄从幼年到成年不等,但病情恶化是不可逆的,会影响人的一生。迄今为止,治疗方法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基因疗法上。

这项新研究的结果表明,只需使用抗菌剂就可能有助于预防 CRB1 相关遗传性眼病的恶化。未来的研究工作将研究这一发现是否适用于人类。

Lee说,我们在肠道和眼睛之间发现了意想不到的联系,这可能是某些患者失明的原因。我们的发现可能对改变CRB1相关眼病的治疗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希望在临床研究中继续开展这类研究,以确认这种机制是否确实是导致人们失明的原因,以及针对细菌的治疗方法是否可以预防失明。此外,由于我们揭示了一种将视网膜变性与肠道联系起来的全新机制,我们的发现可能会对更广泛的眼部疾病产生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继续探索。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735181656405.html

 

 

《自然·代谢》:高蛋白饮食太高也不行!科学家揭秘

高蛋白饮食抑制巨噬细胞自噬机制,蛋白占比超过22%或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2024-03-13     奇点糕

 

公认健康的高蛋白饮食也还是有安全上限的,好在这篇论文有明确的摄入量数据,“食肉动物”们不妨再估算一番是否超量,尤其是在使用支链氨基酸(BCAA)补剂的朋友们,更得注意亮氨酸摄入啦!

今日发表在《自然·代谢》上的一篇论文可以给我们明确的答案,蛋白质能量占比超过22%,确实是有点多了。

研究者在人类志愿者中测试了一系列高蛋白饮食方案,发现每餐中蛋白质含量超过25g即会诱导mTOR通路激活和巨噬细胞自噬抑制,这是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动物实验结果也显示,蛋白质占比超过22%的饮食会导致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此前相关研究都在动物中进行,此次研究者们招募了一批志愿者,试图分析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饮食对单核细胞mTORC1激活的影响。分析对象则选择了CD14+CD16-单核细胞,这是循环中最丰富的单核细胞,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巨噬细胞的主要来源。

第一组试验包括14BMI在超重范围内的参与者,他们参与了两次试验,在12小时夜间禁食后分别摄取不同蛋白质含量的液体餐,并取血样以检查循环内的氨基酸水平和单核细胞状态。两种饮食方案一是蛋白质能量占比10%的低蛋白餐(73%碳水,17%脂肪),另一种是蛋白质能量占比50%的高蛋白餐(33%碳水,17%脂肪)。

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蛋白餐后,参与者血浆氨基酸浓度有所增加,不过两种饮食后血浆甘油三酯(TG)浓度没什么差异,TG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风险因素。

对单核细胞的分析则发现,高蛋白餐后,单核细胞mTORC1显著激活,并发现了自噬信号LC3强度的降低,说明出现了mTORC1介导的自噬抑制。

高蛋白餐后血浆氨基酸水平明显增加,单核细胞出现自噬抑制

这组试验选择的蛋白质占比是比较极端的。在第二组试验中,研究者设计了更接近真实情况的两种饮食方案,一是蛋白质能量占比15%的标准餐(15g蛋白质),一是占比22%的高蛋白餐(25g蛋白质)。

与第一组试验结果类似,两种餐食带来的甘油三酯变化相近,而仅在22%餐后出现了血浆氨基酸水平升高和LC3强度降低的现象。

前文已经列举了数据,其实有不少人正在吃22%餐,这些人中自噬抑制的问题已经存在了。

是否有单一氨基酸能够为此事负责呢?

研究者具体分析了不同氨基酸餐后水平的变化,发现高蛋白餐后,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精氨酸七种氨基酸水平升高显著。分别在体外与人类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HMDM)培养后发现,亮氨酸竟是非常强的mTORC1诱导剂,激活能力是其他氨基酸的四倍有余。

进一步分析表明,亮氨酸对HMDM mTORC1激活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阈值效应,并且对自噬/线粒体自噬、功能失调线粒体积累、ROS生成和相关细胞凋亡均有不利影响。造成这些危害的亮氨酸阈值浓度在100μM-300μM之间,这是22%餐后能达到的范围。

最后,研究者在ApoE-/-小鼠中测试了不同蛋白饮食方案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小鼠的标准饮食方案中蛋白质占比15%,研究者认为这可以类比人类中的推荐蛋白质摄入方案。在这个基础上,研究者拟定了3种饮食方案,蛋白质占比7%的低蛋白饮食,蛋白质占比21%的中等蛋白质饮食,蛋白质占比46%的高蛋白饮食。

从图表中也可以看出,虽然高蛋白饮食小鼠体重增长最为缓慢,但是它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却是最大的,病变中巨噬细胞和凋亡细胞含量也更高。

在中等蛋白饮食中添加亮氨酸,同样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

高蛋白饮食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由此来看,公认健康的高蛋白饮食也还是有安全上限的,好在这篇论文有明确的摄入量数据,“食肉动物”们不妨再估算一番是否超量,尤其是在使用支链氨基酸(BCAA)补剂的朋友们,更得注意亮氨酸摄入啦!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7dd58166843f.html



舆情信息

 

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经常吃太饱危害比你想象还大!

2024-03-11    网易健康

 

你是不是也有过“不知不觉吃太饱”的经历?经常吃太多,到底会让身体发生什么变化呢?

吃太饱,会让身体超负荷运转

吃下去太多东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胃被撑大,而不得不占据腹腔内更多的空间,很可能会挤压其他内脏,引发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间接的影响是,吃下太多东西,身体多个消化器官都不得不超负荷运转。

首先是胃,被撑大不说,还得分泌大量的胃液来消化食物。被撑大的胃,加上过多的胃液,很可能影响到食管下端的开关,从而导致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胃灼热,也就是常说的“烧心”。

其次是胰腺和肝脏,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消化酶和胆汁来促进这些食物的消化。

最后是肠道,不仅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来消化食物,还不得不去吸收过量的营养。肠道菌群也得加大工作量去消化食物。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吃了过多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之后,会增加悲伤、紧张和烦恼的情绪。

这些变化通通都可能会影响到睡眠。有些食物在餐后还会提升体温,同样会干扰睡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长期吃太饱对身体的影响真的很大

经常吃得太饱,除了短期的痛苦和不适,更严重的是身体的长期负担,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

1. 引发肥胖,增加疾病风险

长期吃太饱,意味着长期摄入过量的营养,很可能引发肥胖。而肥胖是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会增加死亡风险,比如:

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认知功能

2. 陷入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

长期吃太饱,会扰乱人体对食欲的调节,导致人陷入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中。

暴饮暴食免不了高脂肪、高盐或高糖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多巴胺等让人感觉快乐的激素。久而久之,这会使得大脑将这些愉悦感与某些食物联系起来,最终鼓励你为了快乐而不是为了饥饿而吃。

记住6个防止自己吃太多的方法

1. 少吃可能引发自己吃太多的食物

这里要注意不是完全不接触。比如总是吃大量的冰淇淋,突然立下“以后再也不吃冰淇淋”的誓言基本也不太可能实现,还容易让你产生一种被剥夺爱好的感觉,更容易陷入暴饮暴食。

2.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的食物

这类食物更容易产生饱腹感,这样吃其他食物的机会自然而然就少了。

3. 细嚼慢咽,给大脑一点反应时间

通过细嚼慢咽,可以多给大脑一点时间,让它能第一时间知道“你已经饱了”。

4. 记录自己每餐的食物和情绪变化

通过“食物日记”的方式,可以做到自我监控,也有利于发现暴饮暴食的触发食物或者触发因素,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方法。

5. 按时吃饭,避免太饿引起的多吃

按时吃饭,保持良好的用餐习惯,能避免太饿导致的暴饮暴食,帮助你更好地控制饮食。

6. 找到其他解压方式避免暴饮暴食

尽量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并且找到其他可以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方法,比如听音乐,和人聊天等等,避免情绪性暴饮暴食。

摘引网址: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003NUP052583KJ.html

 

 

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 接种疫苗预防是关键

2024-03-11    中国新闻网

 

近日,广东气候变化反复,人体抵抗力随之下降,带状疱疹也进入高发期。在9日举行的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举办的非免疫规划接种方案培训班上,与会专家表示,即便是早期接种过水痘疫苗或感染过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依旧可以在人体蛰伏。90%以上的成人携带该病毒,因此及时接种疫苗预防是关键。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主任郑跃表示,带状疱疹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进行传播,人体一旦感染病毒后,会引起一种常见疾病“水痘”,也有小部分会表现为无症状的隐匿性感染。感染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也不会消失,而是会长期潜伏在我们身体的脊髓后跟神经节处。随着年龄增大,免疫力下降甚至劳累、感冒等,潜伏的病毒会再次激活并生长繁殖,通过感觉神经轴转移到皮肤处引起带状疱疹。

儿童时期,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通常会患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依然会潜伏在体内。在高龄、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的刺激下,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能会被再次激活,引发带状疱疹。有数据表明,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自限性疾病,有些抵抗力强的患者2~3周会自愈。带状疱疹的治疗目的是防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因此需要及时就医。带状疱疹好了后,且疼痛时间超过3个月,就可以被定义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可行的预防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手段。

广州疾控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广州市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接种剂次数和接种人数均逐年上升,但是接种率仍然极低。

郑跃称,目前,带状疱疹并没有特效药,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保护效力也有所差异,选择各方面都适合的疫苗才是最重要的。中老年人可以在接种疫苗前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如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需要注意接种禁忌证,建议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因为该技术路线的疫苗的保护能力以及对其他疾病的影响会更小,更安全。

摘引网址: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311/c14739-40193382.html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冠病毒新血清型 为研发广谱新冠疫苗提供依据

2024-03-11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瑶琦 柴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BA.2.86已经分化为一种新的血清型。这将为未来针对多价广谱新冠疫苗和中和抗体的研发提供依据,并为全球新冠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科学基础。

新冠病毒的进化导致了多种血清型的出现,对其进行分类可以指导抗原选择。近期,全球流行多种新型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中XBB.1.16EG.5BA.2.86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需要进一步对新型变异株的血清型进行鉴定。

该团队以小鼠血清交叉中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XBB.1.16EG.5FL.1.5.1BA.2.86等受体结合域抗原性,发现前三种的抗原性与XBB较为类似。然而,BA.2.86的抗原谱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血清型。换句话说,基于XBB抗原的新冠疫苗存在被BA.2.86及其后续衍生变异株逃逸的风险。

目前,基于XBB的疫苗对BA.2.86仍然有效,但BA.2.86衍生的奥密克戎亚变体可能会获得生长优势,导致突破性感染激增。该团队表示,针对血清型的系统研究可以快速归类新变异株,评估其免疫逃逸能力,同时可用于设计广谱的多价疫苗和中和抗体。

摘引网址:

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GvhL4E9fc3

 

 

上了岁数的人说话速度快 大脑更健康

2024-03-13    北京青年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自己有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想出合适的措辞,这令我们担忧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或者存在认知功能衰退。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说话速度快是大脑健康一个更重要的指标,而说话速度慢是正常衰老的一部分。

这是首个考察健康成年人的自然说话速度与大脑健康差异的研究,发表在《衰老、神经心理学和认知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说话速度的快慢反映了大脑功能的变化。因此,说话速度应当作为标准认知功能测试的一部分,以帮助临床医生尽早发现认知功能衰退的迹象,帮助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保持大脑健康。

在这项研究中,125名年龄在18岁至90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完成了三项不同的评估。第一项评估是图片命名游戏,他们必须回答关于图片的问题,而忽略通过耳机听到的分散注意力的单词。例如,当他们看到墩布(Mop)的图片时会被问到这个单词是不是以p作为结尾,同时听到扫帚(Broom)这个词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方式,研究人员能够检测参与者识别图片是什么和回忆起其名字的能力。

接下来,参与者要描述两张复杂的图片,每张用时60秒。研究人员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分析他们描述性语言的表现。此外,研究人员还考察了每个参与者说话的速度和停顿的时间。

最后,参与者完成了标准测试,以评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并与痴呆症风险有关的执行功能,即管理冲突的信息、集中注意力和避免分心的能力。

正如预期的那样,参与者的许多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包括找到合适单词来描述图片的速度。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识别图片和回忆起它名字的能力确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恶化,但这与其他认知功能的下降无关。参与者寻找合适的单词而停顿的次数和时间与大脑健康无关。相反,参与者说出图片名称的速度能够预测他们的说话速度,而且两者都与执行功能有关。

尽管很多老年人担心他们需要停下来寻找合适的单词,但上述结果表明这是衰老的正常部分。另一方面,放慢正常的说话速度,不论是不是有停顿,是大脑健康发生变化的更重要指标。

在未来,研究团队希望对更多的参与者在几年内做相同的测试,以考察说话速度是否真的能预测个体随着年龄增长的大脑健康状况。在此基础上,这些结果能支持开发尽早发现认知功能衰退的工具,允许临床医生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来帮助老年人延缓认知功能衰退。

摘引网址: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313/c14739-40194927.html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捂也得讲究门道

2024-03-13    网易健康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捂秋冻”是指在天气变暖时不要急于换掉棉衣,天气变冷时不要突然穿得过多。不仅如此,春天要“捂”,也得讲门道,捂对部位,能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春捂时第一个需要保暖的部位是头颈,这样可避免因头颈受风寒带来的不适,如头痛、头晕、颈肩胀痛或感冒、气管炎等。

第二个需要保暖的部位就是腰腹。因为人的阳气以肾为本,肾居于我们的腰腹部,一旦腰腹受寒容易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腰膝酸软等问题。

最后需要保暖的部位是小腿。老话讲“寒从脚起”,春捂穿衣宜下厚上薄。

春季养生,不仅要“捂”,还可以多揉搓穴位部位,起到保健作用。

养脾胃可揉揉足三里穴。按揉时小腿略向前伸,食指放在足三里穴上,中指压在食指上,两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疏肝气可推搓两肋,即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以双肋处有温热感为佳。

活肾水可热搓腰部。腰为肾之府,先将两手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在腰部两侧,手掌贴着皮肤,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温热感为止,每次约200下。

摘引网址:

https://www.163.com/jiankang/article/IT5C48A10038804V.html

 

 

过度刷短视频 71.3%受访者坦言容易成为低头族

2024-03-14    中国青年报

 

丰富的内容品类、简练的内容干货、精准的兴趣推送……短视频不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但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过度刷短视频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5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度刷短视频,71.3%的受访者直言容易成为低头族,与人交谈少了,55.5%的受访者感慨闲暇时间都被手机占据了。

在媒体工作的刘亚楠对记者说,因工作需要,她从去年开始关注微短剧行业。最初本是作为旁观者,但她最近发现自己迷上了微短剧,有的每集只需一两分钟,“刷起来很‘上头’”。上周末她本计划在家休息放松,没安排外出活动,结果在家刷了两天微短剧,不仅没休息好,还有点虚度时光。“短视频本来是偶尔消遣娱乐用的,结果被我投入了很多时间,心里多少有点负担。”

华莉是上海一家民企的95后职员,喜欢刷短视频,尤其晚上睡前总想通过刷短视频来休闲一刻经常是计划刷一会儿就休息,结果越刷越投入,最后熬了夜

华莉坦言,过度刷短视频给自己带来许多问题。工作日里,第二天起不来,头重脚轻,干活效率低。休息日时,经常因为沉浸在短视频中,原有的计划被打乱,“比如想约同学见面或者出门散心,但因刷短视频在兴头上就懒得动了”。她还表示,自己的父母如今也常沉迷在短视频中。

谈及父母一辈“爱上短视频”,华莉感叹,以前他们用来散步、串门聊天的时间,现在很多都花在了短视频上,人也变得“宅”了。“最近总念叨着眼睛干、疼,自嘲说本以为自己是挺懂得节制的人,没想到上了年纪反倒成了‘网瘾一族’。”

杭州90后曾肖以前很喜欢刷短视频,但最近刷得少了。他觉得,有些短视频平台宣传用户刷得时间长能返现,以此来吸引流量,这种模式尤其能吸引到一批退休的老年人。这使很多老年人花不少时间在没用、没营养的视频上,生活质量也降低了。同时,他还指出,一些短视频为了推销产品,会带有购物链接,容易诱导未成年人、年轻人消费。

过度刷短视频会带来哪些影响?调查显示,71.3%的受访者直指容易成为低头族,与人交谈少了,55.5%的受访者感慨闲暇时间都被手机占据了,54.7%的受访者感到现实生活工作中做事效率变低了,40.5%的受访者认为降低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27.6%90后占42.8%80后占23.1%70后占5.0%,其他占1.5%

摘引网址: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314/c14739-40195645.html

Top